首页 > 思政动态 > 基层动态

践行新思想,与民心贴心

时间:2024-07-29 [字号: 超大 ] 来源:2023年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集

践行新思想,与民心贴心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成立于2019年6月,由原审判监督庭与信访办公室合并而成,全庭共24名同志,现有正式党员17名。该庭党支部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在涉诉信访、审判监督、司法救助等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中心,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燃眉之急”,形成首都法院基层党支部贯彻落实新思想的生动实践。该支部“与民心贴心”党建品牌荣获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该支部还曾荣获“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全国法院和北京市唯一获奖单位)、北京市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海淀法院“先进党组织”“模范集体”“先进党支部”等荣誉。作为面对矛盾冲突最激烈、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集中的审判业务部门,丰厚的实践经历与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为该庭党支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深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支部书记、庭长王志勇同志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与司法救助工作先进个人、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两会”期间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10—2015年,2016—2020年连续两次)、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市法院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感动海淀文明人物、海淀区五四青年奖章、平安海淀建设突出贡献个人、海淀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4次等多项荣誉,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2022北京榜样”提名人物,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参加圣火传递,多次受到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先进事迹被众多媒体报道。

  王志勇同志在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司法救助、审判监督岗位工作10余年,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动态,并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长期积极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十几年如一日地植根于人民之中、走到群众身边,投身艰苦又火热的基层一线工作实践让王志勇的思政宣讲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思政案例内容丰富翔实;他更懂得如何运用群众语言才能让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更有现实指导性,更接地气,更易被群众接受、认同和领悟,思政宣传效果传导良好。

  在支部书记王志勇的带领下,全庭同志上下一心,践行新思想,投身大实践,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厚植为民情怀。综审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创新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思政工作组织上创建支部“3+3”组织体系,根本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力量

  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重要指示,以“党建”带“队建”,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模范的先锋作用,打造过硬队伍。综审庭党支部始终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支部书记作为英模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亲民为民、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构建支部“3+3”的组织架构。针对综审庭职能多样、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党支部重新整合全庭资源,凝聚意志,并根据涉诉信访、审判监督、司法救助等不同职能,成立3个党小组,由政治硬、素质好、热情高、业绩强的中青年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小组学习、团队办案全过程,在业务中引导青年党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移默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此基础上设立3个“为民先锋岗”,以岗定责、以责促改、以改增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强化职业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过强化组织架构,三个党小组齐抓共管拧成一股绳、同频共振下好“一盘棋”,思想政治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思政工作方法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

  践行群众路线,将司法为民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让人民法院真正为人民服务。该党支部继承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枫桥经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创建了以“一种精神、二个理念、三项原则、四步技巧、多种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四多”信访工作法和以“用脚走访调查、用脑研判创建、用手扶危济困、用心关爱温暖”为核心内容的司法救助“四体”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

  创建“一二三四多”信访工作法,将党的群众路线一贯到底。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综合审判庭积极担当,创建以“专办制”为核心机制,以“走访”为重要方式,以“一种精神、二个理念、三项原则、四步技巧、多种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四多”信访工作法,实现与人民群众心贴心,促成海淀法院涉诉信访工作质的飞跃。在“专办制”下,重点信访案件不再转回原责任庭室,而是直接由信访部门的法官组成合议庭集中办理。从“转”到“专”的一字之差,不仅提高了质效,更凸显了思政工作引领下的信访部门的党性意识的不断提高。而“走访”更将群众路线落实于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俯下身子接待”“卷起裤腿走访”,田间地头办案,坊间炕头调解。

  打造司法救助“四体”工作机制,将党对群众的关怀一传到底。综合审判庭紧盯群众在信访、申请救助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创建了以“用脚走访调查、用脑研判创建、用手扶危济困、用心关爱温暖”为核心内容的司法救助“四体”工作机制。从“群众上门求助”到“主动发现救助”,探索全身心沉浸式救助机制,救助人身更救助人心,让救助款成为点亮困难群众新生活的火种,不仅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还让党的惠民政策更有温度地落到实处。

  不论是“一二三四多”信访工作法,还是司法救助“四体”工作机制,支部干警在办案中走遍了全国近30个省级行政区的200多个市县,行程20余万公里。从京城的楼宇街巷,到新疆的戈壁油田;从黑龙江零下20摄氏度的茫茫雪原,到南国“火炉”、南海岸边;从中原的阡陌农家,到大凉山、大巴山深处的蜀道路难……一次次走访不仅化解了案件,关心了群众,更成为支部培育干警,特别是给予年轻干警了解社情民意、提升为民情怀、锻炼群众工作能力的宝贵机会,打造了思想政治工作“新课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深情。”

思政工作形式上组建思政宣讲队,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效果

  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形式,让党的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入魂,持续传播正能量。综审庭党支部重装打造“与民心贴心”宣讲队,针对以往思政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范围狭窄等问题,创新思维,结合实事,注重参与性,让思政课“走出去”“活起来”“喜闻乐见”“走心入魂”。宣讲队充分发挥“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作用,创建经验丰富的思政工作“智囊团”;激发青年骨干的创造力,委青年同志以重任,打造形式多样、别具风格的思政工作“武器库”。

工作成效

  党支部政治功能和凝聚力更加凸显。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下,支部干警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识更加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自觉,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综合审判业务队伍。作为首都法院的基层大院,每逢重大活动,综审庭均肩负着安保维稳的重要任务。在这特殊时刻,综审庭举全庭之力,上下一心,不舍昼夜,不分编制,全部投入到安保维稳的工作中去,妥善处理全院突发事故,圆满完成上级法院及院党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受到了北京高院及院党组的高度肯定;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支部书记王志勇身先士卒,逢节假日主动支援社区,站好值守“第一班”。全体党员干警主动请缨,积极踊跃参与社区值守活动,累计到岗千余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司法为民“同心圆”效应更加凸显。综审庭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思政工作效果的直接标准,用每一次走访、每一个化解、每一份裁判画好司法为民“同心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展现和增进了支部党员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2021年政法机关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支部突然收到了两双从远方邮寄来的手工小布鞋,一度让我们不知如何处理。原来,我们曾办理的一起位于甘肃礼县司法救助案件中,被救助人家庭情况十分困难:女儿小茹正在读高三,条件艰苦,但是她依然努力学习,梦想来年能够考上大学。而儿子小强刚满16岁就不得不辍学打工,梦想是参军当兵,保家卫国。我们依法对他们进行了司法救助,并针对本案特殊情况,制订了专门的司法救助金分配和发放方案。发款时,支部书记王志勇代表支部送给姐弟一套习总书记最喜欢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鼓励他们像书中的少平一样,在逆境中努力拼搏,在平凡的世界活出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欣慰的是,第二年,姐姐真的考上了大学,弟弟也在18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守卫西部边疆的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现在已经当上了班长。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关注这姐弟俩的成长。2021年,我们党支部以“海法爱心社”的名义再次为小茹捐助衣物。志勇法官对小茹说:“其中有很多是我妻子新买的衣服,她刚刚生了小宝宝,很多衣服穿不了了,希望不要嫌弃。”没想到这句话被细心的小茹记在心里并告诉了奶奶。于是,我们就收到了小茹奶奶为志勇法官的宝宝手工缝制的这两双小布鞋。小布鞋成为我们党支部对干警进行群众感情教育的珍贵实物,这是群众的深情厚谊,更是党和人民的期待、嘱托与激励!

  也曾有身患重疾的救助申请人刘阿姨送来一面锦旗和三样“精心准备”的礼物:三双鞋垫,感谢王志勇审判团队不辞辛苦登门走访调查;三包口罩,盼望在办案过程中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带着党的好政策去,带着平安回;三个保温杯,办案时一口水都没喝,希望喝水时能想起这段往事。端详着书写“走得直、站得正”“日行千里、为民解忧”“千里之行、护民周全”的三双鞋垫映照出群众的信任和期盼,激励着人民法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大道上勇毅前行。经请示机关纪委,退回水杯,收下鞋垫和口罩,刘阿姨深情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我这一生不可以忘记的人”。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曾记得一位上访20年的老人在息诉罢访并收到自己的第一笔退休金后激动地说道:“你们的好,我记一辈子!”也曾有一位四川万源的困难群众自发到火车站为王志勇审判团队送行,虽不记得我们的姓名,却记得我们是:“北京来的法官,是习主席身边的人!”综审庭用实际行动让“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在老百姓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服务社会“连心桥”作用更加凸显。支部书记王志勇作为2022北京冬奥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后,支部以“星星之火,薪火相传”为主题开展党日活动,传播冬奥精神,接续三代海淀法院人的“为人民不计功利、想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支部书记王志勇编创形成了《走群众路线 做人民法官》《薪火相传 让历史照进现实 接续奋斗 书写法治新篇章》等多个精品课程、精品报告。前者入选国家法官学院首届精品课程,后者被选送“法信杯”2021—2022年人民法院网络微课程评选。后受邀参加最高法院政治部宣传教育部党支部“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党日活动,以《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共向未来》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获得最高法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得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连续两年八一前夕,“与民心贴心”思政宣讲团走进军营普法,创新司法拥军内容形式,举办军地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团用党史映照现实工作,并融入了电影片段、戏曲选段、评书演播、红歌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让观众参与其中,宣讲的内容虽然是党的历史,却又紧贴现实工作,现场气氛活泼、热烈,又能给人以启迪与激励,获得听课官兵的一致好评,实打实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二十大闭幕后,宣讲队走进清华大学,与软件学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活动,为师生讲授党课,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受到师生一致好评;2023年2月,支部宣讲团队走入清华大学附中,将党建活动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融合讲授、案例、视频、评书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传播法治理念,灌输正向思想意识形态,获得良好反响并被“学习强国”“北京卫视”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多年来,支部书记王志勇先后为北京、天津、福建、四川、新疆等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区宣讲上百场,听众上万人次。他的听众涵盖了不同的层次群体: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师生,有国家信访局、军事法院等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有国家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党校等培训班的参训的党员干部及各地党政机关、政法单位的干部同人,也有律师、职员、社工等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

  作为英模代表,他用宣讲的语言,更用为民担当的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力量感染、激励着每一位听众。国家信访局一位处长发来微信:“志勇的讲座在国家信访局好评如潮,反响强烈,进一步点燃了信访战线同志为民情怀。”在为河北某市党政机关授课后,一名普通干部发来微信:“对工作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了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确实是深深打动我的地方。作为机关办公室的一员,我时常犯懒,有的时候还有小情绪,怕麻烦,嫌事儿多,自私自利的心理总作怪……我虽然和您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是听了您的授课,知道您这些年,天南海北,深入基层,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做实事,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一上午,真的是收获很多,触动我的地方也很多,以后我会以您为榜样,岗位不分大小,位置不分高低,我会全心全意为机关做好服务保障,改掉之前的臭毛病……”清华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发来微信:“昨晚听了您的分享后大为触动……您完全具象化、鲜活化了我心目中对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认知:勇于担当、心系群众、实事求是……重要的是能把总书记的思想理解透彻、贯彻到位,那我们共产党员就是在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除了汗颜,自觉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做的有多么微不足道;更多的是痛快,幸遇楷模引路,让我更加坚定前行的决心!”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同学听过宣讲后发“朋友圈”:“这三个小时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无价的理想,我看到了中国的脊梁!”

  在支部书记王志勇的指导下,“与民心贴心”思政宣讲队做到了“雅俗共赏”“老幼皆宜”,切实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把党的宗旨精神传播到了所能触及的每一个角落,并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工作启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带队建,筑牢宗旨意识、永葆忠诚本色。通过支部特有的政治理论学习日、党建品牌活动、经典诵读等方式,由支部书记带头“领学+解读”,老党员讲述传承“为人民不计功利、想事业甘于奉献”海法精神故事,创建“与民心贴心”党建品牌,将党建、队建、业务深度融合,让“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切实体现、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办好每一个案件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强化思想武装,思想政治意识明显提高,政治敏锐性得到强化提升。党的二十大前夕,综审庭收到6件业主不服被判缴物业费的串案,看似简单的案情背后却是业主与物业公司10余年的纠纷和200户的集体上访重大隐患。我们没有就案办案简单裁驳,而是接续奋战10余小时,采用“逐案详谈取得信任、深入社区走访取证、解决顽疾调解促和”三步措施,促成物业公司立行整改解决小区顽疾,业主当场承诺补缴欠费、撤回申诉,不仅促成矛盾实质性化解,更确保了二十大安全稳定,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以行在脚下为方法,深入基层一线,走近人民群众。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用双脚践行群众路线,将每一次走访办案都当作一堂实实在在的思政实践课、鲜活生动的国情教育课、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课和司法为民情怀的培育践行课。干警在这一过程中,见识了国情民意,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政启迪。

  支部书记王志勇带领庭里的青年干警坐了7个小时的高铁到达陕西汉中化解一起信访案件。从火车站拖着箱子直接打车到市郊村子的当事人家。村子很美,但当事人家徒四壁的场景与美丽乡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当事人老杨说:他早年跟妻子离婚,一人把独生女抚养长大。女儿很优秀,考入东南沿海某重点大学,还当了团支书,但在西藏支教的过程中突发脑部疾病。后虽经北京的医院救治,还是没能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这么多年,他一次次跑北京、跑学校,但没人到过他家,没有人去真正了解过他的生活,也就无法体会他的悲苦,无法理解他痛到绝望的感受。无论对于坐在法庭里的法官还是接待室的接访干部,这些永远只是一段声音,几张纸,还有一个不断重复絮叨、让人有些厌烦的落魄的男人……由于老杨提供的证据不足,法院难以支撑他的诉请,我们耐心劝导老杨撤回起诉。但基于他家庭困难的现实,我们又依法为其办理了司法救助,希望能够缓解他的家庭困难,也能给他的心灵带来些许抚慰。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很多问题要靠真正“走下去”“俯下身”才能感受到、认清楚、想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信访人同样适用。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找到案件的“症结”,才能扎扎实实培育为民情怀,再反哺到业务实践。

  坚持大胆创新的宣讲思路,让思政课“活起来”“沉下去”。面对信息媒介更新换代提速,各路思潮纷纷涌现的新局面,为了让思政工作更好发挥作用,必须坚持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在吃透党的理论、党的思想的前提下,内容上与法律知识、办案实例、业务方法、新闻热点相结合,时间维度上穿越古今,空间维度上横跨中西,内容综合不单一;形式上借助PPT、视频剪辑、电影、戏曲、音乐等媒体内容,发挥青年干警文艺特长,现场演绎相声、评书、歌曲,形式多样不枯燥,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

  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课程内容有所侧重,授课方式有所调整,让不同的听众聆听到“有的放矢”的思政课,真正让思政课“沉下去”。

  新时代、新征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推荐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