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张宏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赋予文化建设新的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奋力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不断铸就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文艺高峰。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新时代文学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就要发挥作协组织优势,把加强队伍建设和组织文学创作结合起来,把加强宣传引领和涵养文学生态统一起来。要发挥组织化优势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探索多种形式的深扎实践活动,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奋发有为的生动局面。要提升组织化水平推动文学创作,提高政治把关能力,既坚守政治要求、把好政治方向,又充分尊重艺术创造、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用符合文学创作规律的方式领导文学事业。立足长远、着眼大局整体规划文学创作,给创作者留出足够的创作时间和空间,讲究时度效,把组织关怀做到作家心坎上。要突出组织化效能加强宣传引导,适应数字化时代趋势谋划工作,运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开展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报道,着力打造“中国文学盛典”等标志性文学活动,将评奖的权威性、创作的导向性、活动的群众性结合起来,实现文学更大范围的跨界传播。要发挥组织化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利用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文学创作扶持,多为广大作家和基层作协组织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以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持续推进行业风气建设,为文学事业健康发展、繁荣发展营造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
推进创作繁荣,支撑新时代文学铸就高峰
盛世修文、传承中华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也是寄予文化工作、文学工作的深切期望和重大责任。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的时代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文学承接历史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的崇高使命,而推进创作繁荣、多出精品力作既是根本要求,也是重要基础。要坚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汲取更有力的思想指引、更坚实的理论支撑、更深邃的文化内涵,引领文学界将科学真理转化为实践伟力,全方位全景式书写新时代新史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找准文学的价值旨归和衡量标准,运用丰富多样的叙述话语、表现风格、艺术手法讲好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鲜活故事,用新时代文学风貌与魅力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当代价值。要坚持系统观念、凝聚奋进合力,推动文学向“高峰”迈进。中国作协十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鲜明提出“新时代文学”,把打造反映时代标高的文学精品作为重要任务,把人民满意作为评价文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提高文学作品质量作为中心环节,紧盯文化强国目标推进文学创作生产,推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热忱描绘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实施“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集全国文学出版之力推出兼具思想深度、时代高度、艺术精度的传世之作;整合中国文学四大奖,用全新艺术形式呈现推介获奖作品,打造“中国文学盛典”视听盛宴。在此基础上,推出“名刊名社拓展计划”“扬帆计划”“人民阅卷”行动等子计划,引领作协系统乃至整个文学界,热情书写新时代新史诗,开辟文学新境界。
壮大作家队伍,赓续新时代文学事业薪火
党的二十大提出,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支强大的、堪当时代重任的文学人才队伍,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党的文学事业薪火相传、肩负新时代文学使命任务的内在需要。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焦“做人的工作”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做好作家群体这个“人”的工作,创作更多弘扬主流价值的文学精品,再通过这些文学精品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进而做好更广泛的人民群众这个“人”的工作,汇聚起强国复兴的磅礴伟力。要集全国作协组织之力抓好作家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对优秀年轻作家的培养和对新文学组织、新文学群体的引领,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提供资源机会、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支持作家潜心创作,尽可能地为他们成长成才铺路架桥。要唤起全社会创作热情,发掘文学潜在力量,通过提高文学的曝光度,让文学与人民群众深度互动、与社会生活深层对接,进而激发那些身在基层、散落民间的写作力量投身文学创作,吸引更多爱文学、有潜质、想创作的青年才俊融入文学队伍。今年以来,我们策划推出“作家活动周”等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作家回到“家”的怀抱,带动各地作协开展“作家回家”系列活动,将更多喜欢文学、关心文学的人凝聚到作协组织周围,不断壮大中国文学的有生力量,让生生不息的文学火种点亮新征程奋进之路。
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跨界破圈
坚持守正创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要求,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冲击传统业态的技术手段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文学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努力为文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中国作协先后与新华社、国家广电总局、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协,以及芒果TV、抖音、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展开战略合作,推动优秀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形式转化。借助网络传媒对中国文学盛典、“作家活动周”等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网络浏览量、总曝光量均达数亿,多次登上热搜、热榜话题,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鼓励引导所属报刊社适应数字化趋势,创新宣传推介方式、探索新型营销模式,开办公众号、开通视频号,入驻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培养文学主播,通过线上直播带动掌上订阅。实践证明,新时代文学具有广阔天地,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打破路径依赖,以更新的思路和举措创新文学生产传播机制,以更强的担当和作为构建文学事业新发展格局,对接新资源、建设新平台,探索新路径、拓展新空间,通过文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文学“母本”功能,加快优质文学资源破圈传播、跨界生长,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更好释放文学潜能、重塑文学地位、彰显文学价值,走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加强对外传播,发挥新时代文学外宣功能
党的二十大要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时期,加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增强同世界各国的文明对话,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坚持不懈与多个国家开展双边、多边文学交流,完善“一带一路”文学联盟机制,积极推进各地“文学交流中心”建设,打造“Z世代”国际传播工程;以“多彩亚洲 精彩世界”为主题,举办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共商推动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开展“网文出海”行动,统筹协调各重点网络文学平台推动对外交流,覆盖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着眼加快中国文学海外译介,推出“扬帆计划”,使中国文学能够在更大、更自主的平台上与世界文学自信对话。作为一种跨越国界、联通世界、直抵人心的交流方式,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要聚焦党和国家战略所需,充分发挥文学对外交流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机制,向世界推介更多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优秀作品,通达晓畅地讲好中国故事、生动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亲切朴素地塑造中国形象,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理念,将文学入情入理、生动形象的优势转化为更多参与权、话语权、主导权,努力建设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体系,为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文学贡献。
做大做强阵地,锻造新时代文学坚强堡垒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有坚强的宣传文化阵地作支撑。我们始终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认识作协和文学工作,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文学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遗余力加强文学阵地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加强文学界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作家聚焦“国之大者”创作、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用“两新计划”凝聚共识,用“作家回家”增进情感,用“文学盛典”展示成就,不断强化主责主业,提升创作组织规划水平。要坚定文化自信、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斗争精神,不断提高辨别真伪、激浊扬清、去芜存菁的能力,有效处置突发舆情,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要加强对报刊社网的建设管理、资源统筹和力量整合,打造一批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的坚强战斗堡垒,利用文学处于意识形态前沿的区位优势、潜移默化感召人心的功能优势、传承中华千年文脉的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传媒的放大效应,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源源不断传递正能量,用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学作品,凝聚起推进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