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
韩 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也吹响了全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2021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刻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因此,社会主义大学要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培养大批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把握住这一关键,着力加强历史自信教育,激励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在学习和感悟历史中坚定信念、增强斗志、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深刻理解加强历史自信教育的基本内涵
加强历史自信教育要建立在对其丰富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要教育引导广大高校师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正确的历史认知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满怀信心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一,加强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加强历史自信教育,就是要加强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就的深切感受,对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深度认同。一是要加强师生对党百年来奋斗成就的自信。要引导广大师生全面认识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以及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让师生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明图景中增进信心决心。二是要加强师生对党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奋斗精神的自信。要让师生感悟把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中不断展现出的独特精神气质和精神力量,感悟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感悟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奋勇拼搏、跋涉攀援的顽强坚韧与定力耐力,从而激发其传承使命、接续奋斗的决心意志。
第二,加强师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一切成就、一切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自信,其本质是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加强历史自信教育,就是要加强师生对中华文明璀璨成就的深刻认知,对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充分自信。要引导师生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灿若星河、叹为观止的文明成果,理解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理解具有高度聚合力和感召力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从而对我们不断创造更加先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满信心与期待。
第三,加强师生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利到胜利的重要原因。加强历史自信教育,就是要加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领会,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认知,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充分信心。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认识到,尽管当今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总趋势;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我们应当对其所揭示的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充满信心,在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历史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向前。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加强历史自信教育的必要路径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最重要来源。贯穿2021全年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全党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大大增强,取得了重大成效。党史学习是常学常新、常悟常得的过程,也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高校要带头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增强师生历史自信。
通过坚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定师生正确历史认知。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只有引导师生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才能筑牢革命历史记忆,坚定他们正确的历史认知。高校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坚持把党史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等的常态化学习内容,经常性开展学习研讨。要持续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将党史教育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编撰党史精品教材,讲好党史精品课程,培养党史专业人才,持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党史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四史”理论宣传平台和专题专栏建设,更好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引导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通过坚持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师生捍卫“两个确立”高度自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重大的政治判断和最宝贵的历史经验。高校巩固拓展党史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持续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入高校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落实。强化师生尤其是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督促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政治标准作为考察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强化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培育领导干部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提升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见端倪、把方向的能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通过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师生不断砥砺初心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也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高校要引导师生尤其是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砥砺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作风。武汉大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为抓手,以校领导“十大惠民、十大发展”项目为引领,持续深入落实好校院两级办实事项目,推动各项利民惠民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在落实实事项目清单、做实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工作流程规范化、创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经验机制化。在湖北省委统一部署下,全校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三个清单”,切实了解师生所思所想,为其解决所忧所困。建好用好“珞珈直通车”“珞珈回音壁”平台,进一步畅通师生反映问题的渠道,让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
在坚定历史自信中书写高等教育优异答卷
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加强历史自信教育、增强师生历史自觉,就是要从时代和未来的大势出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师生,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师生,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师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培养历史眼光、锤炼历史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党的历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全党必须深入学习领会。高校要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重要论述,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懂弄通做实“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相关篇目,努力做到感悟领袖思想魅力,增强历史眼光、锤炼历史思维。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教育培训,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教师专题培训体系、学生骨干培养体系。要建强用好专家、学生、离退休人员、校友等各类宣讲团力量,积极加强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讲。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特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召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
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基因、夯实信仰根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述革命先烈舍身忘我追寻革命理想的感人故事和光辉事迹。高校要广泛传扬先烈先辈革命事迹,深入挖掘用好校内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例如,武汉大学赓续珞珈红色基因,更新周恩来旧居展陈,修缮李达故居,利用好“六一”纪念亭、李达塑像、珞珈山十八栋等学校红色文化地标,打造“红色文化节”“活力创新工程”等品牌活动,营造出良好红色育人环境。要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任务,融入全体干部师生的日常。例如,武汉大学深入推进党史学科建设,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挖掘宣传党史中的武大贡献,有效激发师生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连续五年倾全校之力为全体毕业生办好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被誉为“最美思政课”,实现了良好的仪式育人功能。
深刻认识把握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增强斗争精神、矢志争创一流。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把握是历史自信的重要支撑。谋划和推进高等教育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一方面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机遇,时与势仍然在我们这一边。总体上看,国际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趋势日益激烈,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尤为迫切。因此,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高校要积极回应党和国家期待,要增强斗争精神和一流意识,把“高水平、高质量”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检验标尺,为服务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颜学静 何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