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动态 > 媒体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时间:2021-02-01 [字号: 超大 ] 来源:北京日报

陈吉宁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奋发有为推进首都各项事业,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五年,我们全面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提速,“四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人口、建设用地、建筑规模“三个减量”的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人均21.2万元提高到28万元以上,超大城市减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首都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5万亿元提升至3.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2.4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占比达到38%,居全国前列。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6.9万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2.43岁。率先建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这五年,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治理“大城市病”,城市宜居水平实现新跃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4.4%。交通拥堵趋势得到缓解。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面消除,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作用,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坚持首都规划重大事项向党中央报告制度,首都规划体系得到历史性深化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确立“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着力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聚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二)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基本完成一般制造业企业集中退出、区域性批发市场大规模疏解任务,完成35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6000余个,城市生活更加宜居便利。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拉开,首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运营。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重点领域协作成效显著。

    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有序推进,竞赛场馆全部完工,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发布冬奥愿景、会徽和吉祥物,开展“共享冬奥”公众参与计划,大众冰雪运动蓬勃开展。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规划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等5个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抢抓机遇积极布局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实施“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作用持续发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56.9%和58.5%,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1.0至4.0版改革,9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企业和群众办事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顶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超过4700亿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北方华创等成为国企改革样本,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403项创新举措,一大批标志性外资企业落地,服务贸易占全国1/5左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

    (五)着力加强超大城市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和谐宜居水平。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努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优供、控需、强治,大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四网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727公里,建成次支路197条,分级治理堵点943处,停车秩序明显改善,绿色出行深入人心。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淘汰老旧机动车109万辆,降尘量从2018年的每月7.5吨/平方公里大幅降至5.1吨/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实施生活垃圾管理、物业管理两个条例,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比条例实施前增长12.7倍,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0.9%。开展433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累计加装电梯1843部。深入开展“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完成“回天地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六)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业与科技、服务相融合,努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完成3254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深化农村改革,出台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意见,扎实推进“大棚房”整治等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严守农地农用底线。城市南部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新首钢地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基本完成“一绿”地区6个乡城市化建设。持续加大对生态涵养区转移支付力度,决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

    坚决落实中央交予的扶贫协作任务,助力受援地区73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力做好本市低收入农户帮扶,低收入农户收入全部过线、低收入村全面消除。

    (七)紧扣“七有”“五性”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帮扶74.2万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大幅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新增学位23万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26所,加大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力度。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居民医药负担进一步减轻。构建“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从无到有累计建成运营1000余家。整合各类救助政策,低保标准提高到月人均1170元。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41.4万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共完成152件重要民生实事,努力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实办好。

    统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城市安全隐患治理,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3.2%和35.4%。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存量金融风险有序化解,新增金融风险有力遏制。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首都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八)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狠抓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五年来,共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18项、建议4722件,办理市政协提案4893件,提请市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3项。顺利完成市区机构改革,统筹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切实增强过“紧日子”意识,全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节支261.4亿元,压减一般性支出159亿元,“三公经费”减少39.8%。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求社区填报的表格从44项精简为3项,全市考核事项从75项减少到16项,市区两级政府设定的证明全部取消。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两次亲临北京抗疫一线视察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先后遏制了外来输入型、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等疫情,首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出台实施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行动计划,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

    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保市场主体作为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的关键,第一时间出台纾困惠企系列政策,全力推动复工复产达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000亿元,“减免缓”社保费1482.4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84.5亿元,向企业核准返还失业保险费47.6亿元、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72.7亿元。积极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加强市场大宗商品储备调度,完善“救急难”机制,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7亿元。千方百计稳投资促消费,审时度势实施“五新”政策,转危为机推动高质量发展,首都经济逐季转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83.9亿元、下降5.7%,均好于调整后的年度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26.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历程极为艰辛。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全市上下万众一心、风雨同舟、顽强奋战,首都市民识大体顾大局,充分理解支持党和政府,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奋斗在一线和驰援各地的干部群众,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是群众家园的最美守护者,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团结奋斗、砥砺前行,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转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帮助、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各兄弟省区市,向驻京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消费市场尚未完全回暖,财政平衡压力较大;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任务繁重;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干部能力水平还有欠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力推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攻坚克难、实干苦干,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我们按照市委确定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更加突出创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首都功能明显提升。中央政务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显。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便捷,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劳动生产率和地均产出率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万元。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明显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垃圾分类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北京示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Ⅴ类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45%,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绿色北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健康北京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社保、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平安北京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城市韧性全面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全力做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二是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三是持续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四是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五是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是构建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七是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八是大力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九是携手共建健康北京;十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是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十二是塑造更加安全的城市。

    三、2021年重点任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们要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严防死守,科学精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要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切实履行首都职责,全力做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新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分析研判形势,对接“十四五”规划,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和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创新资源作用,推动各方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中关村科学城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精心做好创新企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怀柔科学城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运行。未来科学城要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扩区后战略性产业布局,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抓好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抓好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专注事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统筹推动中关村“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完善政策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立法,设立申请绿色通道,鼓励创新主体联合打造重点领域专利池。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聚集,推进专业化孵化器能级提升。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二)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抓住“两区”建设重大机遇,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主动担当、率先行动,为推动全方位扩大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市区统筹,全面落实“两区” 251项开放改革举措,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服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探索实施供地、融资、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政策,加紧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打造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加快自贸区各片区组团建设,推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提升、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着力推动中德、中日等国际创新合作园区建设。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加快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支持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机构落地。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京港、京澳、京台交流合作。

    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率先落地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出台实施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完善“监管沙箱”实施机制,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基础设施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推动新三板改革,发挥好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作用。支持设立金融法院。

    持续深化4.0版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和告知承诺制,坚决清除隐性壁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推动全流程信用监管、风险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企业开办和重要民生事项全面推行“一件事”办理,深化全程网办和全城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公共服务类企业绩效考核。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继续推出一批普惠性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升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能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数字经济为先导,深入实施“五新”政策,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千兆固网、IPv6,新增5G基站6000个,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一体化开放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谋划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建设。组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资源高效有序流动和深度开发利用。

    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化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壮大信息技术、健康医疗、智能制造、区块链和先进计算等优势产业规模,做优做强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加快卫星航天、高端精密仪器和传感器等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发展,扩大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优化布局免税店,持续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首发,完成22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探索通过孵化机制,加速培育消费新品牌新模式。推出一批“两新一重”投资项目,实施“3个100”重点工程。合理布局和规范提升物流基地。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全域应用场景,一体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构建标准化的城市基础信息编码体系,推进泛在有序的城市感知体系初具规模,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实施“十百千”工程,重点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提升民生领域智能化服务水平,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创造普惠便捷的智慧生活服务。

    (四)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坚持“一核两翼”联动,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攻坚和提升为重点,强化系统观念,一体化推进功能疏解、综合治理和优化升级。拆除违法建设25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000公顷,“留白增绿”860公顷。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200条精品街巷。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便利店等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持续推动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

    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以上投资强度,加快行政办公区二期、综合交通枢纽、三大文化设施、医疗教育设施和潮白河生态带等项目建设,提升副中心承载能力。发挥副中心投资基金作用,培育发展运河商务区高端服务业,高水平运营好环球主题公园一期。持续开展老城双修。推动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

    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三所学校实现竣工、医院主体结构封顶。推动京唐城际北京段建设。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和融合。加强就业、养老、社保等政策衔接。

    (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进精治共治法治。

    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动计划,着力提升核心区服务保障功能。规划建设一批轨道交通微中心,推进站城融合发展。完善规划综合实施机制,严格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首次评估。持续推进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街区为实施单元,注重城市设计,创新政策机制,鼓励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抓好核心区平房区院落申请式改善和简易楼腾退改造,多种模式推进老旧小区、危旧楼房、老旧楼宇、老旧厂房改造。加快低效楼宇升级改造和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完成不少于300公顷商品房供地,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5万套,完善长租房政策,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努力解决好住房突出问题。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滚动实施城市南部地区行动计划,抓好丽泽金融商务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房山高端制造基地等建设。加快新首钢地区和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启动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一绿”城市化、“二绿”城乡结合部改造。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

    深化交通综合治理。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推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多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化智能调度体系。强化停车综合治理和交通秩序管理,持续开展景区、商圈等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充实首都交警铁骑队伍。深入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新开通7条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优化地面公交网,让绿色出行更加通畅便捷。

    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严格落实全域全过程扬尘管控。实施节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8%。加强土地资源环境管理,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出台接诉即办条例,优化12345市民热线、企业热线和网上平台功能,实施群众诉求首接负责制。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精心办好“向前一步”节目,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深入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制定实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种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打造更多精品民宿,提高农村产业质量和效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深化“厕所革命”,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编制实施好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加大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帮扶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动本市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抓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范引导闲置农宅盘活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助力受援地区脱贫不返贫,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首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扎实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抓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践行“光盘行动”。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做好钟楼和正阳门箭楼文物保护修缮。持续开展老城胡同和四合院保护利用工作。出台大运河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加快“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博物馆之城”“书香北京”。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聚焦重大革命、历史、现实题材和北京题材,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振兴发扬等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电子竞技、科幻产业、网络视听等文化业态。提高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水平。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规范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推进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办好系列品牌活动,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八)持续改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认真办好31件重要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施健康北京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优化分级诊疗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服务水平,推动预约挂号更多依靠基层转诊。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做好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统筹社区各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就医、照护等服务,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新建一批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和设施,做好亚足联亚洲杯筹办工作。

    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完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启动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办园质量和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区域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持续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市属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

    积极做好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目标任务。

    (九)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首都安全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安全城市。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预警,严格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和追溯管理,持续做好社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等常态化防控,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疫情防控。有序实施新冠疫苗接种方案。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调度,保障生命线工程安全,完善城市管网系统,确保城市平稳运行。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做好城市消防、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健全突发事件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完善维护政治安全工作体系,保持对暴恐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施地方金融监管条例,防范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继续提高治安科学化水平,增强不同警种合成作战能力。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人民防空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第六轮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结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严格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加快推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增强政府效能。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引导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奋发有为建功新时代,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构建上下贯通的抓落实体系。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压减非紧急、非必需项目支出,切实把钱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强化服务意识,做好税源涵养,让企业安心成长、发展壮大。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切实为基层减负。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惩治各领域腐败问题,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已进入决胜冲刺阶段,我们要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一心、通力协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全力筹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各位代表!百年复兴催人进,砥砺奋斗谱华章。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1/20210201/20210201_001/content_20210201_001_3.htm#page0?digital:newspaperBjcsfzxb:AP60170645e4b00191eb6b07a2